5月6日下午,著名陶瓷藝術家、我院退休教師張學文教授應邀來校,在北苑陶藝中心報告廳舉行了題為“無語之語——張學文藝術人生70”的學術講座。院長陳雨前教授、副院長吳丁教授、藝術設計系主任劉昇輝教授、程幸教授等200人多名師生參加本次學術活動,講座由科研處處長黃志堅教授主持。
講座伊始,張學文教授之子,蘇州工藝美院張弛老師首先介紹編輯出版《無語集——張學文藝術人生70》兩年的辛勤寫作過程及人生感悟。張教授談到,無語之意是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要用心去感覺,用心去表達藝術。張教授從事陶瓷藝術設計將近30年,雖已年過古稀,但是在創作過程中仍然不辭辛苦,親身實地進行花草寫生,尋找第一手的創作靈感。在張教授的藝術道路上,他坦言道,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即使條件再艱苦,也要一步一步,練好扎實的基本功。
在報告中張教授將自己的藝術人生分為五個階段:寒窗四年的大學生活;大師熏陶的工作生活;“四清”運動的三同生活;陶瓷職大的教師生涯。
在談到藝術創作的時候,張老師將自己的藝術人生體會告知學生,要注意八個方面的關系:人品與藝品的關系;歷史與現實的關系;理論與學術的關系;繼承與創新的關系;民族與世界的關系;共性與個性的關系;自然與藝術的關系;奉獻與索取的關系。
張學文指出:指出在評論陶瓷歷史時,應客觀公正地看待,不應以偏概全,并認為在藝術創作中,傳承為根,創新為本,兩者應具體相結合,共同發展;告誡我們藝術不是照相機,不是對自然的翻版,要善于發現,提取自然的美;在奉獻與索取的關系中,強調要加強個人的文化內涵修養,有風險才有索取。
在歷時90分鐘的講座中,張教授的精彩講演幫助同學們拓寬了藝術設計領域的專業視野,對于藝術的設計及創作等方面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得到了眾多師生的一致好評。
據悉:張學文,1964年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畢業后分配在部陶研所工作,1979年調入景德鎮陶瓷職工大學,1996年任教授,2003年退休。張教授擅長陶瓷造型和綜合裝飾設計,尤以青花、新彩見長,其作品融中國民族民間藝術傳統和現代新潮設計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2014年他創作的青花斗彩陶瓷藝術作品《蝶戀》擺放在“APEC”會議會客室。 (科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