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由科研處、教育系共同舉辦的學術講座活動在北苑陶藝中心報告廳舉行,中國琴會副秘書長,國際古琴養生學會副會長,中國古琴廣陵派傳人,江西省、海南省古琴學會名譽會長,著名古琴家徐永先生受邀來我校講學。院長陳雨前,副院長吳丁、教育系主任徐艷芳教授等和教育系的部分師生參加了講座活動。
徐先生善琴、醫、書、畫、劍,故號五癡道人,28歲隨廣陵派第十一代宗師梅曰強習琴。講座以“中國古琴與儒釋道的歷史淵源”為主題,系統地闡述了古琴、古琴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徐永在講學中講到,古琴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有3000多年歷史,位居“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江西古琴文化源遠流長,北宋時期出現江西派,宋元時期流行江西譜,特別是明寧王朱權在南昌所輯的現存最早的古琴曲譜集《神奇秘譜》是古琴音樂史中的至寶。“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是中國文化的標志。一把琴,寄寓了許多的文化特征。琴的長度是3尺6寸5分,象征著一年365天。13個徽,象征著農歷12個月和一個閏月。琴體上下用兩塊不同屬性的木頭制成,象征著陰與陽的平衡,同時,上面板成弧形,代表天空;下面板平直,代表大地;整體是‘天圓地方’。起初5根琴弦,代表著金木水火土5種中國文化中最基本的元素。”徐永說起古琴,滔滔不絕。
徐永在現場用古琴演奏了中國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他用音樂將山巒起伏的遠景和高山大川的雄偉氣勢呈現在師生的面前,使講座達到了高潮。講學活動在廣陵派代表曲目《平沙落雁》去國懷鄉的古琴聲中圓滿結束,講座給我校師生提供了一場高雅的文化盛宴。(科研處、記者 賴程巍)